20year

Our community has more than twenty years of history in Dallas. What began as five or six families coming together to study the Bible and pray together, quickly became a community that regularly gathered at nearby churches for Masses and meetings. As the numbers grew, they requested that the Diocese of Dallas help establish a permanent Chinese Catholic community in 1990. In 1992, we put our money together and purchased a small office building in Richardson, Texas. By the end of 1993, we had renovated it to become our sanctuary and activity hall. With the guidance of priests seconded from Taiwan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Holy Spirit, our small community grew stronger in numbers and in faith.

說與不說



李翠婷

我們常說分享是好事,與人分享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真的每一次分享都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嗎?為什麼有時分享不能為我們帶來滿足感,卻反而有了暴露自己內在感受,說了實話而帶來的不安感呢?也許正因為有了這一層的顧慮而使得許多人不願在別人面前談到深刻的感受、自己的見解,或甚至只是令自己感到不安的事。更加上許多時候,可能無法真正掌握別人可能有的反應,也擔心和對方交了心,卻遭出賣。畢竟敞開自己,使別人一覽無遺是充滿了風險的,你可能非但無法得到認同,更可能增加了壓力。

話不投機,固然半句多。說話每個人都會(指身、心結構正常的一般人),閒聊、哈拉、打屁,樂在其中時也能感染到放鬆的心情,滿足的快樂。但這並不在我所說的分享之列。我所說的分享,是指將自己隱蔽的部份,在意的感受說出來,期望對方是知心人,期望被了解與接納而不必擔憂被評斷,遭受二度傷害。「沉默是金」可以明哲保身,但那諸端藏在內心的感受,總要尋找一個出口,畢竟人是感情的動物,情感得到正常的抒發與宣洩是有助人格及身心健全的。於是問題就來了,到底說還是不說?

仔細想想到底是分享自己笨,找錯了聽眾?抑或聽者太粗糙,無法領會別人的分享予以尊重的回應?聖經中說:「不要把你們的珠寶投在豬前,怕牠們用腳踐踏了珠寶,而又轉過來咬傷你們。」(俗話說:不要拿珍珠餵狗);聖母更是將許多事「默存於心」,那麼就是明指著對那些根本無法領會你,願珍視、了解你的想法感受的人不要浪費時間和感情。更進一步的說,如果根本就是不同想法、價值觀、觀念的人說了也是白說,與其抱著期望,不如認清楚,珍視你的珠寶,就算別人認為是「敝帚」,你依然可以「自珍」。挑選你分享的對象,因為你不能期望別人都有「聽」的修養;有時反而愈是你希望他們明白的人,就愈挫折。當然如果你並不在意別人怎麼想,或是你根本不想理聽者的反應和感受,而覺得能「說」就好的,這樣的人畢竟是不多吧!至於「默存於心」就更需要智慧,你必須分辨該不該說、該不該問;說了比較好還是不問比較好。如果明知說了也沒用或情況未明,就不如默存於心。「默存於心」它需要時間的等待,需要謙卑下來,不急躁。就好像一粒果實,你不要太早摘採它,因為那滋味將是苦澀而不堪入口的。你必須有耐性,給予心思意念足夠的發酵期,等待時機的成熟,有些我們覺得極難轉變的事,到末了竟也「水到渠成」了。

「別拿珍寶投在豬前」教我對某些期待不必抱著希望;「默存於心」教我對某些事物,不必急於改變,過早放棄。沉默是金?還是土?無聲真能勝有聲?如何分辨?只能祈禱。在祈禱中我能訴說自己的一切,傾聽主的聲音,我做錯了,我會知道,但至少能學習不重覆同樣的錯,我祈求在生活中尋找一份這樣的平安與寧靜。因此在說與不說之間,我們必須去衡量哪一個對靈魂更有助益。親愛的主耶穌基督請教導我。我信賴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