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year

宗教與文化如同血與水,在人生當中是不可分的。這幾年來不僅是華人有許多宗教組織的建立,其他的各個少數族裔也不例外,都有以他們的母語為主的組織和宗教活動。雖然當代來自東方的北美第三波移民,人數大受限制,沒有像十九世紀來自歐洲的那麼多,但是相同的,東方人也把自己的信仰帶來了。即使基督宗教本來是歐洲人傳去的,現在卻難於脫離東方的母語。那些在城中區的老教堂,當年也都是各種歐洲族裔所蓋的,也曾經用他們自己的母語宣道和祭祀。語言是表達人們對真理之領會的工具。它必須能直接的,令人滿意的,傳達內心深處的感受。

馬祖天主堂之旅

周瓊華

 



九月初,美卿知道陳兆望神父和我十月份都在台灣,便提議一起去馬祖遊玩,主要原因是陳神父三十多年前,冒著砲彈的危險在馬祖的南竿蓋了一座天主堂,迄今還未再回去看看,我們興緻高昂的企盼著這個旅遊。然而時間近了,卻百般找不到美卿,終於知道她出了一個小車禍,左手韌帶斷掉了,動了一個手術,成了獨臂女郎,無法出遊。陳神父的堂弟陳濟善先生不但接手安排馬祖的旅遊,且頂替了美卿的位置。我有幸和兩位能說福州話的長者同遊行政區劃為福建省連江縣,以福州話為主要方言的馬祖。

由於歷史際遇的巧合,多年來馬祖蒙著一層神秘的厚面紗。直到1992 年戰地政務解除,1999 年行政院將馬祖核定為國家級風景特定區後,它終於有機會在世人面前展現其特殊的「人為」風貌—戰地風情及植樹綠化的島嶼。

據說馬祖之名是從媽祖而來。位於台灣海峽西北西方,四面環海由許多島嶼所組成,包括南竿、北竿、東莒、西莒、東引、亮島、高登、大坵、小坵還有許多無人島嶼,形成東西窄、南北狹長之地形。其中以南竿為第一大島,為馬祖的政經文教中心。座落於馬港海濱的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俗稱媽祖,是馬袓地區的信仰中心。相傳媽袓是宋建隆元年3 月23 日生,福建莆田湄洲東螺村漁民林愿的第六女,本名默娘,8歲能讀書,焚香拜佛,13歲時遇見一位道人,接受了他傳授的銅符秘訣,16歲時泅水救父,因此極有孝名,後來又常顯靈救人於水患中,或驅邪除惡,極受鄉民愛戴。宋、元、明各朝封她為天妃,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尊稱,供奉媽袓的廟,也因此命名為「天后宮」。而馬袓港據傳是媽袓負父屍出的地方,因此於海濱立廟紀念。馬港的天后宮建於清末,據傳媽袓的肉身就葬在此廟的供桌下,歷年來迭經翻修,雕樑畫棟,金壁輝煌,善男信女頂禮膜拜,全年香火鼎盛。我們去的週末巧逢「媽袓昇天節」,因而見到排演節目的熱鬧場面,這是我們此行住在南竿島東面的牛角聚落民宿的主要原因。

下了飛機卸下行囊,我們立即穿越南竿島去西面的馬港,馬祖南竿天主堂與馬港街市及著名的「天后宮」均在徒步範圍內。我們與黃修女碰面。在簡短交談後,她意外的、驚喜的知道這位在電話中要求她暫不要返台避靜,等他來到後再走的陳神父,竟然是當年馬祖天主堂的建堂神父!她即刻進屋,拿出建堂三十週年紀念刊,指出冊中兆望神父的大頭照及約略提到的建堂,沒人知道建堂神父此後的去向。在一旁的我,暗暗慶幸陳神父隨身帶著他當年在馬祖拍的黑白照,可以「驗明証身」;同時黃修女溢於言表的喜樂深深地感染我。當我們參觀教堂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時,好奇的修女和我不斷的問神父「這是原有的?還是後來加蓋的?」似乎想把過去數十年的歷史拼圖,拼湊出一個較完整的畫面。

 
八O 年代馬祖位在前線戰火區,炮火不斷。建堂地點的選擇是因該處位於砲彈打不到的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箕袋型澳口聚落處––馬祖村。1971年9月9日完工的天主堂是由陳兆望神父與當地駐軍協建下完成的。建堂計畫涵括聖堂、孤兒院、診所及修女/神父宿舍和緊鄰的金門地方法院連江庭;日後又增建寶血幼稚園。教堂的裏外設計讓我再度讚嘆陳神父的新穎、自由及開放。其外型是白色(扇紙∕布)鑲紅邊(扇架)的扇狀,白色屋頂上的聖家和樂圖色彩已失,仍有痕跡可尋。教堂的內部色彩鮮豔搶眼,祭壇後的牆是藍天與艷陽的組合,耶穌苦像即掛在太陽之上的藍天;沿牆兩側的玻璃窗從頂到地光線充裕,兩道鮮紅色的窗櫺也是從上到下,我猜那是象徵著耶穌基督為我們灑下的寶血。通間是水磨石子地;祭台上有隻崁入在地的展翅鴿子飛向大廳,而大廳地上則有一道道光芒四射的設計,之上列著排排的跪凳。整間教堂除祭壇外都是鮮黃色,代表著基督之光照透每一位教友。在物資匱乏的時代,用數種簡單的顏色來表達出如此深度的信仰核心,可見這是被天主降福的工程與工作。


在軍管戒嚴的前線海島,物資貧乏,醫療匱缺,地方政府功能未臻健全時,教會人士對當地居民的基本需求發揮了愛人助人的極致。數任長期駐在孤島的中、外修女們以基督的名默默的奉獻自己的青春,在眾人不願去的「金馬獎」地方,提供醫療、教育、照顧的服務。自從馬祖的定位更改後,不但駐軍大量減少,大多數居民也都外移到生活品質較高的台灣,使得馬祖—無論是南竿或是北竿—街市 格外冷清。以聖堂附近為例,對門的電影院已改變成軍人招待所,金門地方法院連江庭也已搬離而成空屋,佔地不小的寶血幼稚園因公立幼稚園的存在失去招生的魅力而關閉,孤兒院已成為行政院海巡署連江查輯隊的基地,簡單的診所也被馬祖南竿醫院所取代,老舊斑剝的天主堂是唯一仍保有初始目的的。雖然我感傷教會事業在此「蕭條」,但從政治、社會的角度來看,卻是可喜的,是整個大環境的成長及步向健全的指標。

我因為編「兆望神父的翦影」退休專輯而知道馬祖天主堂的興建計畫,也因為與神父同遊馬祖,見到此計畫功成名就而退隱。在此始與終之間,我聽說了初期的美籍修女Stella Smith 在南竿行醫;也聽說之後曾在天主教堂服務二十五年,被馬祖人暱稱為「姆姆」,在林保寶的「愛者—石仁愛修女在馬祖」一書中被譽為「姆姆,馬祖最美的風景」的比利時籍仁者——石仁愛修女愛的典範。這五、六年來聖家獻女傳教會的修女,自石修女因病老返鄉後,接手天主堂的工作迄今。

馬祖天主堂目前只有十來位教友。住在金門的越南籍神父每個月會來此作一次彌撒。我們在南竿的三天都由陳神父主持彌撒,並且接受聖家會黃斌瓊修女的熱誠招待。這座歷經三十餘年風吹雨打,陪伴馬祖蛻變的扇型教堂,正在籌款做必要的整修工程,預估需要台幣四十萬元左右。據說當地教友沒有做金錢奉獻的習慣,偶有外地教友來此朝拜天主時會有些奉獻,故其經費來源要靠各方善心人士捐贈。我有幸翻閱了捐款簿 (事實上報紙與網頁上均有報導),看到不同宗教信仰的當地人士慷慨捐贈,這是對過去數十年來天主僕人在此無私奉獻的肯定。

如果你願意捐助馬祖天主堂的修復工程,一切款項均會紀錄在捐款簿中,並有主教府發的收據為憑。

捐款請寄:
馬祖南竿鄉馬祖村101 號 (209) 黃斌瓊修女收 0836-22103
或 郵政劃撥帳號:10647145,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北教區,
並請註明「為馬祖天主堂整修」 2007/11/21

本文照片提供:周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