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year

宗教與文化如同血與水,在人生當中是不可分的。這幾年來不僅是華人有許多宗教組織的建立,其他的各個少數族裔也不例外,都有以他們的母語為主的組織和宗教活動。雖然當代來自東方的北美第三波移民,人數大受限制,沒有像十九世紀來自歐洲的那麼多,但是相同的,東方人也把自己的信仰帶來了。即使基督宗教本來是歐洲人傳去的,現在卻難於脫離東方的母語。那些在城中區的老教堂,當年也都是各種歐洲族裔所蓋的,也曾經用他們自己的母語宣道和祭祀。語言是表達人們對真理之領會的工具。它必須能直接的,令人滿意的,傳達內心深處的感受。

主編的話

紀康平

加入耶穌聖心堂將近六年之後,終於填了事工服務表,為聖心堂這個大家庭承諾一份固定的工作。原想加入葡萄藤幫忙打字排版,卻被組長直接指派當編輯!在接手編輯工作之後,先從回顧歷史開始,開始瀏覽在我們教堂網站上的葡萄藤,讀著讀著完全陶醉在讀者的角色中,也忘了自己編輯的任務。一直到截稿的那一天,我這個守株待兔的菜鳥才驚覺稿子不太夠!!不過神奇的是稿子自動於截稿日之後陸續湧入,於是有了這一期結實累累的葡萄藤。


這一期的內容十分豐富、多元。有神父為我們講解堅振聖事的意義;一位新領洗的教友在「終於啊!我回到了家」一文中,分享她信仰路上的點點滴滴。我們還有幾篇人物特寫,包括:黃發芳姊妹對周國復、萬玉珊夫婦的人物側寫;擔任司琴及聖詠團的章其鳴弟兄及我們聖心餐廳的湯姆弟兄的服務經驗的分享。另外就是新加入耶穌聖心堂的梅爾家的自我介紹。王念祖弟兄在「神父夠格,你也夠格!」一文中分享他在部落格中發現的一片新天地。「一個漂亮的背影」是布衣姊妹懷念朱蒙泉神父的文章,相信不論是對風聞、或是親見過朱神父的讀者,都能引發無限的追思與共鳴。兩篇遊記分別是期許的朝聖之旅完結篇及瓊華姊妹的馬祖天主堂之旅,感謝瓊華提供的照片及捐款修復馬祖天主堂的資訊。「陪伴耶穌」是由祈禱會的陳慶鴻、周漸群夫婦發起的專欄,他們在這一期和我們分享了一段難忘的四旬期避靜。我們也歡迎更多的讀者投稿「陪伴耶穌」專欄,跟我們分享祈禱的恩寵。由張宏秀博士和布衣姊妹合作的「親職與心靈成長的互惠」,則是一篇為人父母者不可錯過的文章。

回想這一段編輯工作的過程,從擔心稿件不足,到稿子太多不知如何取捨,後來又臨時接手排版;另外工作上,正好有一個新的工作機會。而這一切變化都得趕在計畫中的回台行程前完成!每晚睡前和之剛一起的感恩祈禱及一串玫瑰經,是這段忙碌的非常時期,心靈上很大的安定力量。

最後要特別感謝所有投稿的作者、捐款的贊助者、刊登廣告的朋友們、葡萄藤工作人員及葡萄藤前輩們的精神及實質的幫助。我也感恩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愛也能回饋堂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