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year

宗教與文化如同血與水,在人生當中是不可分的。這幾年來不僅是華人有許多宗教組織的建立,其他的各個少數族裔也不例外,都有以他們的母語為主的組織和宗教活動。雖然當代來自東方的北美第三波移民,人數大受限制,沒有像十九世紀來自歐洲的那麼多,但是相同的,東方人也把自己的信仰帶來了。即使基督宗教本來是歐洲人傳去的,現在卻難於脫離東方的母語。那些在城中區的老教堂,當年也都是各種歐洲族裔所蓋的,也曾經用他們自己的母語宣道和祭祀。語言是表達人們對真理之領會的工具。它必須能直接的,令人滿意的,傳達內心深處的感受。

東南亞華人教會概況


[梵蒂岡電台訊]萬民福音部海外華人傳教處主任彭保祿神父最近曾到東南亞做牧靈訪問,探訪了那裡的華人教會團體。承蒙彭神父許可,我們將他在結束這項牧靈訪問後所寫的當地華人教友團體的概況刊登在這一期的東南亞通訊中,和讀者們分享:

東南亞華人教會概況

彭保祿神父跨於20022003年之間,筆者應邀採訪了亞洲三日余,特在亞西安境內採訪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及泰國的華人教會。親見各地華人教會領袖都在努力推動華人的傳教工作,實在很感欣慰,感觸良深。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特指西馬)的華人傳教工作歷史悠久,各種組織都很健全,一切按部就班,穩步前進。按新馬各教區所獲得的官方統計資料(2001年度)顯示,新加坡人口僅超過四百萬,信徒人數為十四萬七千多,而每年有兩千多位兒童及一千七百多成人接受洗禮;檳城教區則有人口約六百萬,教徒人數卻僅六萬五千左右,約為人口之百分之一強。領洗人數僅約五百人。

東馬華人教會歷史則較短,主要福傳工作起於上世紀下半期。但東馬華人教會發展迅速,目前教友數目快速上升。其中有我中國湖北籍鍾萬庭總主教。一九二八年生於老河口教區,於一九七零年由教廷祝聖為首位東馬華人主教,牧放古晉總教區。該教區總人口不到一百萬,但教友人數約十二萬五千;京那答露教區成立於一九七六年,目前李主教於一九八七年晉牧,其教區總人口約二百六十萬,但教友卻近十九萬,且每年都有約近六千人受洗(包括三千七百多嬰兒)。另一個發展迅速的是成立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的克寧高教區,由祝聖於一九九三年五月的高乃略皮翁主教牧守。教區總人口約為四十二萬(一九九八年官方資料),而信徒人數卻為八萬七千多人,教徒与人口的比率之高僅次於哥打京那答魯。整個東馬華人教會的特點應是義務傳道員之多。這些在俗使徒是推展教務的原動力。

另一個亞西安成員國是印度尼西亞(通稱印尼)。這個全球第四個人口最多的世界最大回教國家。天主教會發展得最迅速,華人教會因限於神職缺乏,不能与全國教會同步發展成長。除首都雅加達有於一九五二年畢業於香港華南修院(与胡振中樞機主教同教區亦同班),并於同年前往印尼服務的潘良清神父外,別無他人,多年後才有國籍主徒會加入服務。筆者於一九八四年首訪時,僅有華人團體一個,分兩地舉行主日感恩祭。目前已有三個團體,而第四個團體也正在成立。由於一九六零年初期的政變,殃及華人,故以往非常發達的華文學校一概被禁,不許公開有任何中文標緻。當時華文及中國方言能得以保存全靠家庭,由熱心父母鼓勵并教導母語。這一禁竟達三十多年之久,深深影響了華文傳教事業。幸於三年前,一位回教社會非常敬重的瓦西德先生出任總統。在其不及兩年的任期內,實為華人團體作出了極大的貢獻。瓦總統親自表揚華人的家庭美德,克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對國家社會的經濟貢獻,還宣佈華人傳統的陰曆新年為全國的公眾假期。如此一來,華文教育以及華人社會得喘一口新鮮空氣,華語學校也如雨後春筍,到處成立。我們華人團體更不甘後人,相繼成立中文補習班及中文學校。

今次筆者來訪,促成了全印首屆華文牧傳座談會,由全國數個華人集中的大城團體(包括蘇門答臘的棉蘭和蘇南的巨港,西加厘曼旦的山口洋,東爪哇的泗水及首都雅加達的四個團體)四十多位代表,假首都郊區避暑勝地泄洛多城舉行。主徒會三位神長也參與盛會,帶領全體作了一次較深入的華人牧民及福傳的檢討,並成立了一個全國牧民中心,以協助今後統籌有關華人牧傳的各項問題。大會中也曾回應了一般當地教會領袖的一些疑問,強調華人傳教不是文化優越感、不是搞分裂、不是搞小圈圈、不是競爭,而是以不同語文幫助福傳、推行合作、促成共融、建立統合普世教會的地方團體等。全體與會人士都感到獲益深深,對今後充滿信心。

筆者今後的牧程的首項任務是在西馬皮德申市郊一處會議地點与吳良國神父分別領導一次為期四天的講習會,由吳神父及筆者分別主講個人及團體靈修。一百七十多位來自四教區的代表們都表示大有收穫,期待明年的重聚。

今次的菲律賓之訪是配合了由宗座主辦的「第四屆全球家庭大會」。除有關活動外,筆者也曾為首都華人團體主持感恩祭。因有家庭大會,故出席人數不多。值得一提的是自一九五零年代初期,菲律賓華人并不屬全球海外華人牧傳中心服務範圍,而是由剛被中共驅逐的廈門茅中柱主教負責。其後由菲國主教團委任卜海英主教按掌,推動華人教務。

東南亞之行的最後一站為泰國曼谷。此處是今天全海外唯一以潮州語舉行教會禮儀的團體。近年來因領導層老化,逝世的逝世、病弱的病弱、退休的退休、移民的移民。故人數大減。筆者今次到訪時就曾以普通話取代潮語一事提出討論分享,實在因為普通話愈來愈為社會所採用。其實這也是團體中一些人士持有的看法,故一般上都表示可以試行,以觀其果。但潮汕教友們的信德和熱誠,不論是在曼谷、新加坡、印尼,甚至遠在法國的巴黎都是很令人感動佩服的。教友們的熱心和慷慨經常幫助中國大陸的教會建造聖堂及修女院。願天主厚報他們!


2003217日於羅馬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