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year

宗教與文化如同血與水,在人生當中是不可分的。這幾年來不僅是華人有許多宗教組織的建立,其他的各個少數族裔也不例外,都有以他們的母語為主的組織和宗教活動。雖然當代來自東方的北美第三波移民,人數大受限制,沒有像十九世紀來自歐洲的那麼多,但是相同的,東方人也把自己的信仰帶來了。即使基督宗教本來是歐洲人傳去的,現在卻難於脫離東方的母語。那些在城中區的老教堂,當年也都是各種歐洲族裔所蓋的,也曾經用他們自己的母語宣道和祭祀。語言是表達人們對真理之領會的工具。它必須能直接的,令人滿意的,傳達內心深處的感受。

給來訪的艾立勤神父彌撒證道的回應

在我們中的一個謙遜的實例

黃發芳


艾立勤神父說﹕「謙遜不是說我不好,而是:我知道我有一個使命﹐而持續地去實行它。」他的這番話,觸動了在我心中盤桓已久的一個故事。而今,我正好藉著這個證道向大家介紹生活在我們中的一個謙遜的事跡。

那天晚上突然電話鈴響了,都已十點多了(通常晚上過了九點,咱們家都不會有什麼電話的),直覺地心裡有點不高興,想是誰這麼晚了還打電話到家裡來,真沒禮貌。接了電話後,更怪的事,是打電話來問路的?我不明白這麼晚了,怎麼還會有人要出門,去一個不明的目的地?(現在網路方便的不得了,只要上網打上個地址,它就會告訴你怎麼走,哪裡用得著打電話來問路?)在我問清楚後,才發現他們是從教堂出發返家的途中,順道要去拜訪星期六要過生日的王伯伯。

我驚訝於他們對中文學校的執著與付出,回想起十年前中文學校曾因找不到接手的人而面臨了關門的命運。但是就這麼巧,她﹐剛結束她的生意﹐正準備在家安心地做個全職的家庭主婦,沒想到卻被眼尖的學生家長相中,就這樣她被推了出來,接下了這傳承中華文化的重擔。雖然,教育並不是她的本行,但是,我們看著她拿出家庭主婦持家的精神,再加上她又很懂得利用教堂的人力資源,讓大家來幫忙,從整理文件資料做起,再把教室規劃的井然有序,順便也把教堂的櫥櫃作了充份的利用。等一切都上了軌道﹐她就專注於教材內容、與老師溝通課業…。原本以為她的小女兒畢業後,她也會失去了承接下一代教育的熱情,但看到她至今還是一樣的付出,沒有因為失去經費的資助而沮喪,沒有因為學生人數的多寡而影響到她的教育品質,更沒有因為女兒畢業而失去服務的熱誠。當我知道每個星期他們都花一天的時間在教堂準備教材時,他們的執著及敬業的精神,深深地觸動我,令我相當佩服。

玉珊從來沒有因了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而退縮。相反的,在這些過程中,她看到了實際的需要,在審慎的觀察中,去學習去成長。她深深相信天主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一個計劃這可從他們在夫婦週末營的分享中窺見端倪。當然,在她小心謹慎的分辨下,她知道她負有一個使命,不管她遭遇什麼樣的挑戰及逆境,只要她抱持著一顆學習的心,然後用心去做,天主在當中自會照料,雖然天主給的未必是她想的,但驚奇的喜悅往往是天主讓我們經驗祂全知全能的祝福。她曾跟我分享,在這十年當中,天主所派來在她能力所不及的地方幫她的天使們,我可由她口中所稱的天使得知她對他們的感激之意,更可感受到她對天主的全心信賴。我相信這就是她持續付出的動力。但此次艾立勤神父給了一個不同於中國人對謙遜的定義,不但令人驚訝,更好的是讓人更深一層地反省天主在個人身上的計劃及個人的使命。而眼尖的我,更覺得玉珊在整個承接中文學校校長的過程,讓我看到的就是神父所說的謙遜,所以,正好用她的故事回應給神父。 我想聖心中文學校是相當有福氣的,因為我們有萬玉珊校長的用心經營,雖然現在她必須長時間陪老公讀書,但她也總能在學校上課前把一切都準備就緒,讓代課老師不至無所適從,這種體貼認真負責的態度,著實地感動了不少人,也讓更多的人在她不在時,義務給予支援,儼然成了一個自發的團體,我想這是當初所料想不到的。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今年的春節晚會上,聖心中文學校讓我們看到的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聯合國,這時也不得不讓人想到共融,想到大同世界,想到天主的國。當然,歲月在我們的生命裡都寫下了痕跡,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去面對交棒及放下的命運,這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萬校長也早有心理準備,一旦天主派員,我相信她會很完整地辦理交接的工作,這是我所肯定的事,這也是我所認識的萬校長。

我不知道天主在我們中,安排了多少默默付出的教友,默默地無私地奉獻自己的時間、精力、智慧與才幹。但是,能夠清楚明白天主在自己身上的計劃,知道自己身負的使命,而持續地走在祂的旨意上的人,又有多少呢?這個值得我們好好地省思一番。這也是為什麼在艾立勤神父的彌撒證道中,玉珊的故事會躍上我的心頭。

在此,我謹藉此文表達我對他們的敬意與祝福。加油!

註:「他們」在此文指的是周國復、萬玉珊夫妻。